无障碍阅读
首页 科协概况 科协动态 基层科协 科学普及 学会学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阵地
青少年科教 科普阵地 科普海南
最新资讯 “养殖鱼类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 徐伟出席2024年5·12国际护... 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 省科协退休干部党支部和机关党委党... 2024年海南省科协系统干部综合... 史贻云赴广东东莞调研 关于做好2024年科技小院申报工... 2024年海南省科技小院科技志愿... 第十四届海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征集202... 第十四届海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成... 三亚首个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 2024可再生能源南南合作论坛在... 将全面从严治党读书班成效转化为服... 搭平台、促发展——海南省石油学会... 海南省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邀请埃及... 海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党支部开展... 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开展百米科技长... 小院在行动——海南东方水稻科技小... 关于公布2023年度海南省科学技... 海南省科协六届六次全委会会议在海...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以高水平科创... 专题辅导报告|钱前:南繁与当代中... 海南省科协召开六届七次常委会议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和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因素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2012/12/13 15:19:17 | 阅读:27236 | 字体大小:
编者按:“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和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因素”是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订工作研究项目,旨在为国家制定该项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本课题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从研究和界定公民科学素质概念及内涵出发,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重点研究和探讨了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现刊发出来,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公民科学素质内涵的界定 
        
        关于公民科学素质概念及其内涵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提出以《为全体美国人的科学》(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为主报告的“2061”计划。这个报告以未来工业化发达社会的需求为基础提出了科学素质的概念,将科学素质定义为:“应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质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做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做出决定的能力。”“科学素质包括运用科学基本观点理解自然世界并能做出相应决定的能力。科学素质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做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由其政府支持的印度基层志愿科普组织(Vikas Bharati)提出了一个关于提高印度公众科学素质的报告《全民基础科学》(Minimum Science for Everybody)。按照该报告的解释,一个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应该具备保持自身健康、为群体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理解与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日常生活中基本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以及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农业和工业产品的能力。 
        
        在对科学素质研究的学者中,较有影响的当属国际公众科学素质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乔恩?米勒(Jon D. Miller)。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质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米勒认为,科学素质概念的三个维度应包括:(1)具有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这是理解科学的基础;(2)具有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具备科学的思维习惯;(3)具有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能力,即能够对人类生活及工作中出现的有关科技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米勒教授的“公众理解科学(PUS)” 模式已逐步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并日益成为各国测定和比较公众科学素质的基本参照标准。 
        
        从上述不同国家和组织的报告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本国科学素质的研究。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对于科学素质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科学素质的认识更加侧重于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使学习者能够选择适宜的科学概念、原理、原则及理论应用于他所处的任何环境之中。而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基于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注重在科技普及和有效地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质的劳动力方面如何赶上发达国家;重视公民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对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强调学习必须紧密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现有的知识必须用于再学习的过程之中。 
        
        在我国学术界,对科学素质的认识经历了了解、讨论、研究、调查实践和不断摸索的过程。 
           
        
        1999年,中国科协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纲》提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这是迄今为止,由我国国家科技组织在广泛吸收中外学者长期研究及其成果的基础上,对科学素质概念所做出的最为明确的解释。 
        
        鉴于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公民科学素质概念的不同认识,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一方面借鉴国外普遍接受并运用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状况,特别是中国科协和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公民科学素质概念及内涵做出如下界定: 
        
        所谓公民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通过学习和应用逐步形成起来的关于科学理念、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的相对稳定的、一般的个性品质。科学素质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包括:应能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概念、原理,了解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技常识、术语,能读懂通俗的科学文章,解释基本的科学现象,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2)能够运用科学技术判断和处理各种事务。包括:能运用基本科学知识、方法进行决策、参与社会事务,熟悉、掌握并能处理科学信息资源,能识别社会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能善于个性化学习,具有自我拓展的能力等。(3)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包括:具有唯物论与无神论观念;能够坚持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反对迷信,抵御盲从;具有严肃认真、客观公正、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保持旺盛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等。 
        
        在上述三者当中,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础;运用科学知识、方法于生产、生活实际之中,则是对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的升华和目的所在;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公民科学素质的核心,它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境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对于人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人的影响十分深远。 
        
        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分析 
        
        1.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总体状况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001年我国公众中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4%,比1996年的0.3%提高了1.1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公众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已经达到3%~12%。其中,公众了解基本科学知识的比例达到5.1%,对科学方法和过程的理解水平为31.9%,对科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率为14.1%。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国家公众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达到5%,美国达到12%,加拿大1989年达到4%,日本1991年的调查结果为3%.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是这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以来发展教育和教育产出积累的结果,通常用全体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基本水准来进行综合评价。2000年我国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相当于美国100年前15岁及以上国民受教育水平。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构成看,仍然是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在国际比较中仍属偏低。此外,目前我国还有成人文盲8500万,每年复盲、新增文盲约在50万人以上,严重制约着公民科学素质发展。 
        
        2. 比较不同地区、城乡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呈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城市高乡村低的特点 
        
        据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由东向西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分别为2.3%、0.85%、0.65%,东部地区要比西部地区高出近2倍。其中,公众了解基本科学知识的比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7.7%、4.4%和3.1%,对基本科学方法和过程的理解水平分别为36.7%、31.8%和26.6%,对科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率分别为18.2%、13.2%和11%。表明了我国不同地区公民科学素质的差异。 
        
        另外,从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来看,其区域差异也很悬殊。分析发现,人均受教育年的增长量以京津沪和主要分布在我国东中部省区为最大,西部追赶东中部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城乡之间公民在了解基本科学知识、基本科学方法和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方面,也显示出较大差异,其比例分别为11.7%和1.4%,45.4%和24.4%,23.3%和9%,城乡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为3.1%和0.4%,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同样,城乡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也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我国现有文盲人口(8507万)的70%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低于城市2.87年;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构成分别为: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为20∶9∶1;受高中教育的人口比为4∶3∶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01∶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0.55∶1。可见,我国城乡劳动力在受教育水平、层次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3. 考察不同群体公民科学素质状况,整体水平较低,在各类职业中分布失衡 
        
        据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不同职业公众的基本科学素质水平差异显著。其中,农业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在各产业群体中水平最低,农村中多数农民还没有达到初级科学技术水平,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仅占9.1%;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此外,在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各部门、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农村技术人员中,亦呈文化、技术、管理水平偏低的状况。 
        
        企业职工科学素质在各产业群体中亦属偏下。在全国城镇1.4亿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高达60%。近年来出现的紧缺技术人才断层的尴尬现状在各地十分普遍;目前我国城镇约有5000万下岗职工,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尽管青少年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最高,但其心理脆弱,精神空虚,不同程度地相信神秘现象,算命、星座在他们中间有着相当的市场,总体上科学精神缺失的问题令人堪忧。 
        
        三、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因素 
        
        从上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供物质基础;教育和科普事业发展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制与政策的完善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供环境支持;而传统文化须臾不离 ,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述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 
        
        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化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2002年,在全国12.8453亿人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7.8241亿人,城市化水平为39.1%,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80%以上。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劳动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即使进入城镇,也难以实现稳定的就业。在教育费用居高不下的现实下,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及其子女,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但在世界知识经济格局中,中国总体国际竞争力仍然偏低。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报告2001》,2000年,在47个国家中,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第31位,其中,处于优势的指标均为基础数量指标,而许多反映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人力资源的质量指标基本均为弱项。  
        
        另外,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其知识发展水平以及科技、教育投入等方面差异显著,严重制约着公民科学素质发展。 
        
        2. 体制、机制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体制改革,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计划管理体制所形成的条块分割、形不成合力的体制与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是造成社会动员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加之相关立法起步晚,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以及具有超长目标的国家统一规划,不仅制约着我国科技、教育和科普事业发展,而且也对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产生不利影响。 
        
        3. 教育发展状况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 
        
        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应当看到,当前我国教育基础仍很薄弱,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着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截止到2001年,全国还有500个县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1986~2000年15年间,未入学的适龄儿童总数接近3200万人;全国初中学生辍学率仍居高不下;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资源短缺;高等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 
        
        另外,在教育思想上,素质教育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教育体制尚未摆脱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尚未占据重要地位。可见,当前我国教育整体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国民素质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4. 科普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 
        
        科普作为科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科普任务艰巨,科普能力建设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对发展科普事业的认识及其投入不足,资源配置和事业发展不平衡,现有的科普设施与科普经费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而处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科普资源严重短缺,使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居民长期得不到相应的科普教育,其科学素质难以提高。在全国现有的280座科技馆中,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馆仅占极少数;不少科技馆的建筑格局、场地设施不符合建筑要求,手段落后、展品和设备陈旧老化,科普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科普事业市场化程度低;科普传播媒体(广播、电视、科普出版及网络媒体)形式单一、内容贫乏,缺乏相互协调与合作。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是制约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重要原因。 
        
        5. 传统文化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其中的许多糟粕至今仍在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运行,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如:由权威主义或绝对集权衍生的惟命是从、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由传统农业社会形态演化而来的封建保守的思维模式;由传统“方术”衍生而来的封建迷信活动、不断变换形式的现代迷信和经刻意包装的各种伪科学相结合,向社会各层面渗透,且有向年轻化和高层化转移的趋势。各种弄虚作假现象在众多行业、领域里流行,甚至发展到严重的欺诈欺骗,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此外,各种邪教活动猖狂,更从反面给了我们十分深刻的教训。不少依靠科技和改革开放而富裕起来的人们却热中于愚昧迷信活动,这说明公民科学素质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动提高;甚至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也成为邪教和私利的俘虏,又说明科学素质的形成并不与文化程度和科技知识的多少简单地划上等号。 可见,加强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宣传和普及,对于塑造具有独立判断和思维能力的合格公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弘扬科学精神任重道远。 
        
        四、对策与建议 
        
        从上述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有所提高,但其总体状况却不容乐观,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显著,与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国民素质要求极不适应。而导致这一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实践表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是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根本动因和基础;健全的体制与配套政策是调节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中介;大力推进科学教育和科普事业发展是有效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关键;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扬弃,自觉地弘扬科学精神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效率的保证。对此,我们需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针对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种种因素提出相应有效的对策,全方位、多视角地构筑21世纪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体系,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氛围,朝着“2049年人人具备科学素质”的目标前进。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 提高认识,重构管理模式。重点解决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衔接与协作、整合与集成、沟通与协商、互动与交流,实行以长效管理为导向的“政府领导,社会参与,分工协作、分级管理”体制,形成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核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灵活协调的社会运行机制。 
        
        2. 制定规划,完善立法。使之从横向上统一意志、目标一致、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纵向上实现在一般政策和具体政策之间的广泛衔接,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
        
        3. 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校科学教育制度,实现从应试教育向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把实施科学教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主旨,并与各种形式的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及远程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科学教育培训网络;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各学科教育始终,从制度上保证、思想上引导、措施和方法上支持青少年免受各种有神论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4. 发挥科普和传媒作用,加强多种形式和渠道的科学普及宣传,形成有效的科学传播机制。各级政府和各级科协组织应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全社会对发展科普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把搞好科普作为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应尽的责任;完善科普立法,并制定相关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科普活动;加强各类科普场馆和大众传播媒体建设,提高科普传播的覆盖率及其质量。 
        
        5. 大力推进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科学素质提高工作。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其非文盲率提高到95%以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与当地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教育和科普新路,使区域公民素质和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趋于新的平衡。 
        
        6. 要特别关注提高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包括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以及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科学素质。重要的是要以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这一群体与其他群体平等地享有接受科学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和机会;扩大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并采取始终如一的措施来减少差别;要重视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相平行的科普和大众传媒在提高弱势群体科学素质中的作用,并采取各种措施,让所有处于弱势地位和低文化水平的人们在正规教育系统外继续学习和培训。 
        
        7. 以城乡社区为基础,开展社区科学教育和科普活动,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应当坚持整体设计、系统优化的原则,整合社区一切科学教育资源,突出“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的特点,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设施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推动社区科学教育和科普全面开展,目的在于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科学素质与生活质量,实现社区科学教育与社区发展之间的互动。 
        
        8. 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加大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人、 财、物投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领导管理机构,强化各级政府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投入的责任,并有重点地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加强科普基地和科普场馆建设,以适应不同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需要。
        
         课题组负责人:张竺鹏(执笔) 成员:赖立、杨红、吕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于逢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省科协作风整顿建设投诉栏 智慧普法平台 学习强国 海南全民阅读网 海南爱心扶贫网
版权所有: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12栋1-2层   邮编:571100   访问量:44029606
联系电话:0898-65365319  传真:0898-65332244   电子邮件:  琼ICP备17004780号-1 设计制作:中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