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20日,省科协主席史贻云赴河南开展科技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关于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通过专题调研,学习借鉴科技馆建设先进经验,探索海南科技馆运营模式,为加快建成“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海南特色、高点定位”的创新型省级综合性科技馆提供参考。
4月19日,史贻云一行先后考察调研了河南省科技馆新馆、郑州市科技馆、河南自然博物馆。河南省科技馆新馆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是近年来国内建设的最大规模的科技馆。河南省科技馆新馆着力打造国际化、智能化、智慧型科技馆,使其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科学传播中心,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科普教育基地,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创新实践基地。郑州市科技馆积极为公众提供普惠共享的特色科普服务,推动馆校结合助力“双减”,不断提升展教服务质量。河南自然博物馆注重挖掘河南省自然资源特色,是河南省资源、环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研究中心,国土资源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4月20日,史贻云一行到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平等街社区调研社区科普工作。平等街社区是郑州市科普示范社区,通过打造智慧社区平台,对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工作进行科技赋能,实时监测社区运行大数据,为社区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此外,史贻云一行调研参观了郑州市社区科普大学平等街分校办学场地,与老年大学生进行了亲切交谈,史贻云盛赞社区科普大学搭建面向广大居民群众的开放式、非学历、全免费的科普教育阵地,是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大学”,社区科普大学着眼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效抓手,是“大智慧”,值得学习推广。
史贻云指出,科技馆建设要把握科技馆的基本任务,科技馆不仅传播科学知识,更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培养;要体现科技馆的社会责任,让科学走近公众,让公众理解科学,提升社会公众的创新意识,培养社会公众的创新热情,激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创新梦想。
省科协相关工作人员参加调研。(科普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