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首页 科协概况 科协动态 基层科协 科学普及 学会学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海南
青少年科教 科普阵地 科普海南
最新资讯 许振凌赴省级学会调研 海南科技馆运行管理服务采购意向公开 关于海南科技馆采购项目公开遴选招... 生活百科|方便舒适的洞洞鞋,竟有...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荣获2024年... 海南省科协见证重庆市企业科协联合... 生活百科|夏季中暑,别慌!掌握降... 生活百科|夏天皮肤易出油长痘?护... 科技小院|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 生活百科|冰镇水果吃太多,小心牙... 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 第四届“海科杯”海南省科学道德和... 生活百科|绿豆汤解暑的科学依据是... 第15届海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 生活百科|夏天来了,这些食物更容... 第十八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普小先生表... 海南省科协举行领导干部读书班暨党... 生活百科|防晒霜涂得越厚效果越好... 史贻云赴海南科技馆调研 葫芦娃药业集团设立张强院士工作站... 史贻云出席海南省博士协会第三届第... 生活百科|夏季如何快速降低室内温... 生活百科|吃粗粮越多越好?No!... 生活百科|外出野餐,这些饮食安全... 第15届海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成...
生活百科 | 夏季中暑,别慌!掌握降温急救方法→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2025/5/22 | 阅读:51 | 字体大小:

随着夏季气温不断攀升,中暑事件频发。当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就可能引发中暑。若不及时处理,中暑可能危及生命,掌握正确的降温急救方法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中暑症状有哪些?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不同阶段症状表现不同。

image.png

先兆中暑时,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度中暑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了先兆中暑症状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度中暑最为严重,患者可能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伴随昏迷、抽搐、血压骤降等症状,其中热射病死亡率极高,需要立即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中暑,怎么办?

一是抓紧转移

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室内空调房、树荫下或有风扇的区域。搬运过程中,要注意平稳,避免颠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若在室外,可用遮阳伞、衣物等为患者遮挡阳光,同时解开患者领口、袖口、腰带等束缚衣物,利于散热。

image.png

二是快速降温

物理降温:使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传导方式带走热量。冰袋可使用塑料袋包裹冰块或冷冻的饮料瓶,每隔15-20分钟更换一次,避免冻伤皮肤。也可以用凉水擦拭患者全身,尤其是额头、颈部、四肢,加快体表散热。

蒸发降温: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用电风扇或扇子对着患者吹风,加速体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同时可向患者身上喷洒凉水,配合吹风,增强降温效果。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吹风导致患者受凉。

三是维持身体机能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给予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每次100- 200毫升,间隔15 -30分钟,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不可让患者大量快速饮水,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若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应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四是持续观察,及时送医

在进行降温急救过程中,要持续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严重情况,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不要停止急救措施。送医途中,也要注意继续为患者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

image.png

预防中暑比中暑后急救更重要!!!

在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在11点至15点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穿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家中、车内可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省科协作风整顿建设投诉栏 智慧普法平台 学习强国 海南全民阅读网 海南爱心扶贫网
版权所有: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12栋1-2层   邮编:571100   访问量:62860991
联系电话:0898-65365319  传真:0898-65332244   电子邮件:  琼ICP备17004780号-1 设计制作:中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