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从冰箱里取出一块透心凉的西瓜,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仿佛比常温西瓜甜上了好几倍。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西瓜冰镇后,甜度似乎大幅提升。这究竟是心理作用,还是确有科学依据?
其实,西瓜冰镇后更甜,这并不是错觉,而是多重科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是因为西瓜的总糖含量为6.2克/100克,蔗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分别为1.21克/100克、1.58克/100克、3.36克/100克,由此可见西瓜的果糖含量较高。
果糖含量丰富的水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冰镇后口感会更甜。这是因为果糖具有冷甜特性,在40℃以下的环境中,温度越低甜度就越高。所以,冷藏后冰冰凉凉的西瓜吃起来更甜。
除了果糖的特性,人体的味觉感知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的味觉感受器对不同温度下的味道敏感度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人体对甜味的感知在低温环境下更为敏锐。
当食用冰镇西瓜时,低温刺激舌头上的味觉受体,使其对甜味的感知阈值降低,也就是说,同样浓度的糖分,在低温下我们会觉得更甜。
而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味觉感受器可能会因出汗、血液循环加快等因素,对甜味的敏感度有所下降,这也使得常温西瓜与冰镇西瓜在甜度感受上的差异更为显著。
虽然西瓜吃起来口感甜,但糖尿病患者也不用拒之千里。虽然西瓜属于高GI(血糖生成指数)水果(GI值为72),但仅看西瓜的含糖量和GI值并不能决定糖尿病人是否适合吃西瓜,还得看GL(血糖负荷)。GL小于10就属于低GL食物,说明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西瓜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为6.6克/100克,吃100克西瓜GL仅为4.8,属于低GL的食物,即便是吃200克,GL也只有9.5。对血糖影响不大,糖尿病人可以适量吃。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