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父亲?他们很普通却不平凡,他们是血肉之躯,筑起的却是长城堡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省科协第二批5名志愿者,积极响应省委和省科协的号召,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们克服家里老人、孩子无人照看等重重困难,义无反顾的报名成为光荣的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支援三亚抗击疫情。
每一个你都了不起。
他们所在的天涯区友谊路社区是高风险社区,每天核酸检测任务十分繁重。8月13日开始,他们每天5:30分起床,有时连早餐都顾不上吃,就开始张贴检测标签、逐门逐户提醒居民做核酸、维持秩序、整理检测试剂管、搬运物资等工作。每天6点钟,在三亚三十多度的高温下,他们化身“大白”,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橡胶手套、口罩和防护面罩,开始一天的工作。结束的时候,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背。
8月22日经过全体抗疫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友谊路社区从高风险区降为中风险区。凌晨一点接到天涯区中队的通知,省科协第二批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顾不上吃早餐紧急调往福朋喜来登隔离酒店,执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任务。连日来,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险,负责入住酒店密接者的核酸检测信息采集、阳性患者转运、垃圾处理等大量工作。面对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经常忙碌到凌晨3、4点钟。短时间内他们负责办理密接者入住隔离酒店300多人、转移阳性病例至方舱医院20多人、转移解除隔离人员200多人、在隔离酒店核酸采集3000余人次。每天清理医废垃圾约50余袋,协调医疗物资以及转运的相关工作等。
史芳艺、徐建军由于长期穿防护服,汗液滴到眼睛,眼睛缺氧导致眼睛发炎(角膜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二人仍坚持在线上为核酸信息采集人员协调叫不起床的密接者和各小组之间的支援任务。经过滴眼药水等及时治疗痊愈后,他们又主动请战,与阮奎奎、刘春刚一起张贴检测标签、准备防疫物资。
身前是责任,身后是家庭。
“你能去参加抗疫第一线,很是为你担心,也为你感到骄傲,这么多年来,只要是工作的需要,你总是能第一时间地响应组织号召,全力以赴,积极参与。病毒无情,党员有责,保护好团队,如同保护自己一样重要,格局怎么高、思虑怎么严谨都不为过。家里有我,你放心工作。”
——志愿者刘春刚妻子
“我和孩子很支持你去抗疫,感到很光荣,年迈的母亲每天都嘱咐你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我们全家都支持你的工作。我会照顾好家庭,家里一切生活正常,谢谢党组织的关心。”
——志愿者史芳艺妻子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我非常支持丈夫去三亚参加抗疫。暑假期间,我可以照顾好两个孩子。孩子们经常自豪的说,我爸爸去三亚打小怪兽了,也会不时画画给爸爸看,唱歌给爸爸听,挺想念爸爸的。开学后,我将继续坚守初三毕业班岗位,但接送两个孩子上学可能会麻烦些。希望疫情赶紧结束,我们一直牵挂的那个“他”务必做好防护,早日平安归来!”
——志愿者阮奎奎妻子
“夫妻两人都是志愿者,孩子大部分时间成了留守儿童,抗疫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全家人都是支持的,只担心孩子学业无人管受耽误,开学后接送也成难题。”
——志愿者徐建军妻子
“感谢领导关心,我会注意安全,做好防护。两个孩子过一个多星期就开学了,到时候妻子一个人接送,怕她忙不过来。”
——志愿者尹华坚
正是有了背后家人的支持,才使得省科协战斗在三亚一线的志愿者们能够全力以赴,“疫”不容辞。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你们就是英雄。
当被问到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工作是否辛苦时,他们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我们没有什么困难,即使有困难,也都能克服,我们就是所有抗疫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通过自己的参与能使三亚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鲁迅说过:“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何为英雄?在我看来,英雄从来就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坛人物。英雄,就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一颗颗伟大的心。
(省科协科普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