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至28日,第三届亚欧科学家海岸带环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和“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联合主办,海南省海智计划工作站(海南空天信息研究院)和“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海岸带工作组(DBAR-COAST)联合承办,来自英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家以及国内多家知名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围绕地球大数据支撑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监测与评估,探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海岸带生态环境中的应用,以及该项技术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研讨会依托海南省海智计划工作站、“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等国际合作平台,成立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岸带外籍专家团队,致力于以合作研究、技术及服务等方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行业代表在海岸带、海洋资源及生态保护等领域进行合作,服务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管理。
海岸带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战略性生态资产,海岸带不仅承载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还以其独特的生态-经济复合价值构筑起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核心生态屏障。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能够实现对海岸带演变规律的多维度动态监测与精准解析,为海洋生态系统智能监管、蓝碳资源价值转化、海岸带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利用策略制定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彰显了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范式创新价值。
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海岸带遥感前沿技术及应用服务、可持续发展政策等作了相关学术报告并展开了研讨,系统阐释了地球大数据在国家和区域尺度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深入探讨了空间技术在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创新应用范式与跨领域实践转化路径,通过搭建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以数字技术赋能,达成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及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共襄之举。(由海南省海智计划工作站供稿 国际合作部采编 宣传部校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