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公园20分钟效应”吗?
它指的是每天在公园等自然环境中停留20分钟,就能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当下,人们常常被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所困扰,身心俱疲成为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园20分钟效应”迅速占领各大社交媒体,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公园20分钟效应”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缓解压力。当我们身处公园等自然环境中,周围的绿树、鲜花、鸟鸣、流水等自然元素会给感官带来温和的刺激。研究表明,自然环境能降低人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皮质醇水平过高会导致焦虑、失眠、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而在公园中短暂停留,能让皮质醇水平逐渐趋于平稳,让人从紧张的状态中放松下来。
对于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人来说,每天抽出20分钟到公园散步,能有效预防情绪崩溃。即使只是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晒晒太阳、看看花草,也能让人的情绪得到舒缓。有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自然环境的人,情绪稳定性更高,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强,“公园20分钟效应”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情绪调节器”,能帮助我们随时调整心态。
除了对心理和情绪的积极影响,“公园20分钟效应” 对身体健康也有间接的助力。在公园中,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增加活动量,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这些轻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代谢。即使只是简单地站立或行走,也比久坐不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给自己留出20分钟,走进公园,拥抱自然,让身心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滋养和修复。你会发现,这短暂的20分钟,能为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改变。
海南公园之最
l 最早的县级公园:文昌公园
l 最早的社区公园:文昌白延中山公园
l 最早的人民公园:海口市人民公园
l 最早的儿童公园:海口市儿童乐园
l 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乐东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