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首页 科协概况 科协动态 基层科协 科学普及 学会学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海南
青少年科教 科普阵地 科普海南
最新资讯 科普海南|“公园20分钟效应”有... 科普海南|“老爸茶”,一杯茶里的... 关于举办2025年海南省“七巧科... 2025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月系列活... 科普海南|“糟粕醋”火出圈,难以... 2025年海南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 生活百科|淘米水别倒掉,还有这些... 生活百科|不慎打碎体温计,如何处理? 生活百科|晚上肚子饿,要不要吃东西? 生活百科|为什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 生活百科|多吃黑木耳和洋葱能软化... 生活百科|有虫眼的菜是天然的,吃... 生活百科|鸡翅尖有毒?还能放心吃吗? 生活百科|红糖结块还能吃吗? 省科协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开展主题... 生活百科|“刷酸”过度,当心“烂... 生活百科|代餐产品,是智商税吗? 生活百科|每天要喝够8杯水?科学... 关于开展2025年海南科技小院及... 关于申报海南省科协2025年度国... 生活百科|按摩按出“脑中风”?这... 生活百科|不吃蛋黄?那你的损失可... 生活百科|孩子不听话,可能是患上... 科普潮涌点亮梦想第十八届海南省青... 关于2024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
科普海南 | “公园20分钟效应”有多神奇?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2025/7/22 17:00:04 | 阅读:21 | 字体大小:

你听过“公园20分钟效应”吗?

它指的是每天在公园等自然环境中停留20分钟,就能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当下,人们常常被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所困扰,身心俱疲成为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园20分钟效应”迅速占领各大社交媒体,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image.png

“公园20分钟效应”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缓解压力。当我们身处公园等自然环境中,周围的绿树、鲜花、鸟鸣、流水等自然元素会给感官带来温和的刺激。研究表明,自然环境能降低人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皮质醇水平过高会导致焦虑、失眠、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而在公园中短暂停留,能让皮质醇水平逐渐趋于平稳,让人从紧张的状态中放松下来。

对于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人来说,每天抽出20分钟到公园散步,能有效预防情绪崩溃。即使只是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晒晒太阳、看看花草,也能让人的情绪得到舒缓。有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自然环境的人,情绪稳定性更高,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强,“公园20分钟效应”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情绪调节器”,能帮助我们随时调整心态。

除了对心理和情绪的积极影响,“公园20分钟效应” 对身体健康也有间接的助力。在公园中,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增加活动量,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这些轻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代谢。即使只是简单地站立或行走,也比久坐不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给自己留出20分钟,走进公园,拥抱自然,让身心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滋养和修复。你会发现,这短暂的20分钟,能为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改变。

海南公园之最

l 最早的县级公园:文昌公园

l 最早的社区公园:文昌白延中山公园

l 最早的人民公园:海口市人民公园

l 最早的儿童公园:海口市儿童乐园

l 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乐东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省科协作风整顿建设投诉栏 智慧普法平台 学习强国 海南全民阅读网 海南爱心扶贫网
版权所有: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12栋1-2层   邮编:571100   访问量:65607341
联系电话:0898-65365319  传真:0898-65332244   电子邮件:  琼ICP备17004780号-1 设计制作:中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