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海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发文,结合“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2023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热潮,经过广泛动员、层层推荐、资格审查、专家遴选等程序,评选出20名2023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我们将通过图文的形式持续展示20名2023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勇做新时代追梦人。
许多农户对孔祥义的印象是——就像及时雨,基本上有求必应。
孔祥义现任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十余年来,他将所学专业和青春奉献给所深爱的热带农业,长期投身于为农服务,为民增收的工作中,为三亚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在三亚市南繁科技研究院工作期间,孔祥义科研的主要阵地是实验大棚和农户的田间地头,哪里需要技术指导,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近年来,孔祥义带领团队建设了工厂化育苗中心,在充分调研农户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后,以补贴的方式为农户低价提供种苗,累计发放健康瓜菜种子种苗超过5000万株,以科研引领农业发展,助农增收。
同时,孔祥义定期开展科技下乡培训,为农户提供科学种植技术。他承接了三亚市天涯区过岭文门常年蔬菜骨干基地建设任务,投入800万元改建356亩常年蔬菜应急保障基地,完善生产设施,恢复瓜菜生产功能,为三亚市常年稳定供应果蔬。
孔祥义积极引进特色种质资源开展创新研究,目前他与相关公司合作完成60万株以上百香果种苗科研成果转化,建立起海南第一家无病毒百香果嫁接苗圃,引进百香果主推品种带动幅射种植面积6000亩。
此外,孔祥义还承担三亚市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研发繁育项目——芒果古树保护工程;搭建了种子种苗检疫实验平台;为保护农业耕地质量、防控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等在三亚市崖州区建立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站。
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南繁科研单位方面,孔祥义落实南繁种业发展规划,开展土壤改良、减肥减药等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国家南繁育种专区开展“有机肥沃土工程”,辐射面积约2500亩;集成了一套农药化肥减量技术,建立农药化肥减量核心示范区1300亩,辐射带动面积2万亩。
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孔祥义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全心全意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三农”工作,先后荣获“南海名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等称号。
据统计,这些年孔祥义及团队共发表论文50多篇,SCI收录2篇,出版编著书籍6部。获海南省科技转化奖1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中华神农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2项,全国植保科技奖1项,三亚市科技进步奖4项。(海南科协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