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热,就少不了洗澡降温,但在炎热的夏季,洗澡也是有讲究的!你知道什么样的水温洗澡更好吗?洗冷水澡时该注意些什么?洗澡的最佳时长是多久?
专家表示,天气热,很多人喜欢洗冷水澡。可事实上,冷水澡的降温效果不如温水澡。
天气炎热时,人比较容易流汗,此时的皮肤毛细血管属于扩张状态,如果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容易引起出汗不畅、心悸、头痛等不适。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史和心律失常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在夏天洗冷水澡。这种“骤冷刺激”对身体而言是另外一种负担。
如果只是为了降温,冷水澡的效果不如温水澡,这是因为冷水澡会给身体一种“环境变冷了”的假象,让身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因此冷水澡并不比温水澡更降温。
即使是平时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人,也可能在外界诱因下触发身体隐藏的疾病隐患,所以洗冷水澡时要多加注意,尽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一般来说,可以先用冷水拍打四肢,再用冷水浸湿毛巾擦拭前胸和后背,最后将冷水淋湿全身,如感到寒战,应缩短淋浴时间或升高水温。
既然洗冷水澡不是夏季的最佳选择,那么洗热水澡是不是对健康更好呢?
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群来说,洗澡水温度过高也是有风险的。随着热水冲洗,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涌向体表,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综上所述,洗澡时水温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一般控制在38℃~40℃比较适宜。
另外,洗澡还有个最佳时长。一般情况下,淋浴10—15分钟是足够的,就算要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20分钟。洗澡时间长,人容易感到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