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全科组发[2006]1号文件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为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十一五”期间目标 到2010年,我省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我省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我省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二、实施组织 成立海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由省政府林方略副省长任组长,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志荣同志任副组长,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发展与改革厅、财政厅、教育厅、科技厅、人事劳动保障厅、农业厅、卫生厅、国土环境资源厅、海洋与渔业厅、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司法厅、民宗厅、农垦总局、省林业局、省扶贫办、省文明办、省农科院、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科协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省科协,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办公室主任由省科协副主席黄俊忠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省委宣传部、发展与改革厅、财政厅、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卫生厅的领导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设联络组,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的同志组成。 三、任务及责任 对《科学素质纲要》的主要任务及职责分解如下: 1、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单位:教育厅、团省委 责任单位: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妇联、科技厅、卫生厅、人事劳动保障厅、国土环境资源厅、海洋与渔业厅、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农垦总局、省关工委、省文明办。 2、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单位:农业厅、省科协 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民宗厅、海洋与渔业厅、农垦总局、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厅、人事劳动保障厅、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省农科院、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扶贫办。 3、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单位:人事劳动保障厅、省总工会 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厅、农垦总局、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 4、农垦系统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单位:农垦总局、省总工会 责任单位:人事劳动保障厅、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卫生厅、省林业局、省农科院、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省扶贫办。 5、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单位:省委组织部、人事劳动保障厅 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科技厅、卫生厅、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 6、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牵头单位:教育厅、人事劳动保障厅、省科协 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发展与改革厅、科技厅、农业厅、卫生厅、国土环境资源厅、海洋与渔业厅、农垦总局、民宗厅、省农科院、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扶贫办。 7、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牵头单位:省科协、科技厅 责任单位:教育厅、农业厅、卫生厅、国土环境资源厅、海洋与渔业厅、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省农科院、省林业局。 8、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责任单位: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卫生厅、国土环境资源厅、海洋与渔业厅、农垦总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省文明办。 9、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牵头单位:发展与改革厅、财政厅、省科协 责任单位: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卫生厅、国土环境资源厅、海洋与渔业厅、农垦总局、省委组织部、省农科院、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 10、政策法规、队伍建设与监测评估。 牵头单位:科技厅 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发展与改革厅、财政厅、教育厅、人事劳动保障厅、农业厅、司法厅、卫生厅、林业局、农垦总局、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省农科院、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 四、工作方式与机制 《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难度高。实施的关键在政府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核心在全民参与。 1、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抓住科学教育这个关键环节,加强政府与社会和校内外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加强科普资源建设与共享,努力形成社会化科普格局。针对提高我省公民科学素质的共性问题,每年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工作。 2、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省政府负责领导我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范围积极开展工作。牵头单位按照本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会同责任单位研究制定可操作的具体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也要结合本部门实际,积极参与实施工作。我省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和统筹安排本地区的实施工作,并成立相应机构,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3、加大投入,健全队伍。结合贯彻《科普法》,出台具体政策,省、市县财政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4、广泛动员,全民参与。以我省全体公民为科学素质建设主体,发动全民参与纲要实施。广泛开展宣传和社会动员,每年围绕主题系统设计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拟订工作方案,多种方式动员全民参与。 5、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加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厅际联络员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工作制度,及时反馈和沟通实施工作进展情况。各成员单位间既分工明确,又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搭建社会化工作平台,加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资源。我省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实施工作,与国家和省政府的整体实施工作保持一致,加强所属各部门、单位和团体之间的横向联合,形成上下联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6、检查监督,推动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和监测评估,建立动态协调机制。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部门和我省各级政府的实施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我省各级政府对本地区实施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将检查监督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实际,研究并提出年度工作要点的建议,2006年工作要点另发。 五、工作进度 “十一五”期间,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安排如下: 2006年: ——组织落实,建立工作制度; ——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确定年度工作主题,系统设计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并组织实施; ——推动和指导各地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2007年—2009年: ——推进主要行动和基础工程,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并落实相关措施; ——落实政策、投入、队伍等相关保障条件; ——探索、研究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模式和机制,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各地各部门推进实施工作; ——开展中期评估。 2010年: ——继续推进实施工作; ——对“十一五”期间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研究制定“十二五”实施工作的阶段目标、任务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