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首页 科协概况 科协动态 基层科协 科学普及 学会学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海南
青少年科教 科普阵地 科普海南
最新资讯 第36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科技小院|崖州湾研究生深入乐东火... 科技小院|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本... 海南大学举办科技小院成果展 生活百科|风靡网络的轻食,暗藏哪... 关于举办第36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 关于印发《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 生活百科|网购时,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举办世界地球日...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成功举办第56... 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 第四届“海科杯”海南省科学道德和... 第三届亚欧科学家海岸带环境可持续... 2025年海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举办2025年... 第36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省科协召开年轻干部交流研讨会 省科协召开所属省级学会学习教育征... 关于调整2025年度全国科技工作... 海南科技馆展教设计及科旅联动座谈... 许振凌出席海南特色热带食品研究院... 海南科技馆展教设计及馆校合作座谈... 海南省科协举办“月末课堂”专题学... 2025年海南省科协系统干部综合... 科普嘉年华活动走进定安县中小学
科普我来说丨幽门螺旋杆菌?胃癌先兆?预防措施来了→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2024/10/24 | 阅读:13795 | 字体大小:

传播科学思想 弘扬科学精神

2024年海南省科普讲解大赛

在日前圆满结束

“科普海南”对进入决赛的选手演讲内容

进行展播

让科普声音更广泛传播出去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来自

陵水黎族自治县

隆广中心卫生院的冯恒昇

去了解

《胃里的“不速之客” 揭秘幽门螺旋杆菌》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在医学界大名鼎鼎的“小魔头”——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

想象一下,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地方,强酸肆虐,几乎没有细菌能够生存。然而,幽门螺旋杆菌却是个例外,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在胃里生存的细菌。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成了全球约50%人口胃里的“不速之客”。


    

 图片1.jpg


    

让我们来揭开幽门螺旋杆菌的神秘面纱。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形或弧形弯曲,拥有多根鞭毛,这使得它能够在胃部的酸性环境中灵活游动并定居下来。

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从而中和胃酸,保护自身不受侵蚀。Hp不仅生存能力强,还能通过各种途径,如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在我们的身体里“安营扎寨”。共用餐具、亲吻、给小孩口对口喂食,都可能成为Hp传播的“帮凶”。


    

图片2.jpg


    

这个小小的细菌,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麻烦?


    

Hp感染几乎都会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进一步发展,感染者中约有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5%-10%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更令人担忧的是,约1%的感染者最终可能患上胃恶性肿瘤。

面对Hp这个“小魔头”,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检测方法,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将它“捉拿归案”,如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等。

 

图片3.jpg


    

一旦Hp被确诊,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审判”并采取相应的“处决”措施。目前,四联疗法是根除Hp的首选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铋剂。这四种药物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从而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将Hp一举歼灭。


    

为了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比如:使用公筷避免传播、定期消毒餐具、保持清淡饮食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却能有效降低Hp感染的风险。

面对这个“不速之客”,我们无需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通过科学的检测和合理的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个“小魔头”从我们的身体中彻底清除,使它无处藏身。

 

来源:2024年海南省科普讲解大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省科协作风整顿建设投诉栏 智慧普法平台 学习强国 海南全民阅读网 海南爱心扶贫网
版权所有: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12栋1-2层   邮编:571100   访问量:62161787
联系电话:0898-65365319  传真:0898-65332244   电子邮件:  琼ICP备17004780号-1 设计制作:中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