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血糖居高不下,使用药物都无法控制?总是感到困倦乏力,晚上睡不踏实,白天无法集中注意力?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惹的祸?
很多人以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就是打呼噜吗?不算什么大事。实际上,如果只是偶尔打呼噜,并不需要过多忧虑,但如果打呼噜一会雷声震天,一会悄无声息仿佛没有了呼吸,甚至憋气把自己憋醒,醒来后依然感到昏昏沉沉、精神不佳,这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有可能患上了一种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气道受阻,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频繁发生的现象,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完全或不完全的上气道阻塞,其临床表现是夜间打鼾,频繁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困倦。有些严重人群还会出现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情绪改变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是睡眠问题,它会导致全身疾病。儿童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导致发育延迟或智力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男性会影响体能和智力;女性易发生内分泌失调,早衰;长者易患中风、痴呆。
由于频繁的呼吸停止导致机体内缺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睡醒后口干口苦、白天嗜睡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导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有的患者呼吸停止每小时80次,每次停10秒以上,且最长一次呼吸暂停可达100秒,具有猝死的风险。频繁的呼吸暂停可造成体内缺氧,导致代谢紊乱,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代谢疾病等慢性病。
男性、肥胖的中年人以及老年人群,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易感人群。随着中国的肥胖率逐年升高,其发病率也呈现逐渐上升态势。
长期以来,国人的睡眠疾病就诊率都比较低,很多人不会留意自己的睡眠异常情况,更不要说专门抽出半天甚至几天时间,去睡眠专科门诊就医、做监测了。有研究发现,经过诊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仅占该病人群的20%。
其实,该疾病确诊并不难,通常采用多导睡眠(PSG)监测,发现夜间血氧明显下降,伴有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5次/小时就可诊断。若夜间血氧低于80%,AHI超过30次/小时,通常考虑重度睡眠呼吸暂停。
专家提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生活方式,如减肥、戒酒戒烟、采用侧卧位睡眠等,部分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可以短期辅助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轻的患者,可采取减重、侧位睡觉、戴持续正压呼吸机、牙托治疗等办法,若效果不理想,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