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首页 科协概况 科协动态 基层科协 科学普及 学会学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动态
要闻动态 综合资讯
最新资讯 第三届亚欧科学家海岸带环境可持续... 2025年海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第36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省科协召开年轻干部交流研讨会 省科协召开所属省级学会学习教育征... 关于调整2025年度全国科技工作... 海南科技馆展教设计及科旅联动座谈... 许振凌出席海南特色热带食品研究院... 海南科技馆展教设计及馆校合作座谈... 海南省科协举办“月末课堂”专题学... 2025年海南省科协系统干部综合... 科普嘉年华活动走进定安县中小学 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 2025年省级学会秘书长交流活动... 直属事业单位党支部和定安县科协共... 海南省科协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深入... 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钱岩调研海南科... 2025年海南省科协系统干部综合... 史贻云带队赴湖南省调研交流 提能力强素养聚力量谋发展海南省企...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天然橡胶产业顾问组赴白沙县开展橡... 2025年海南科技小院学生能力提... 关于开展2025年海南省青少年科... 2025年中国流动科技馆海南巡展...
从这场大会,看海南科技力量如何“出圈”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2023/12/6 18:50:01 | 阅读:1507 | 字体大小:

这是属于海南科技工作者的高光时刻!

12月5日,2022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海口隆重召开,一批为海南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走上领奖台,接受海南科技创新领域最高规格的表彰。在镁光灯的照射下,他们手里的红色证书尤为耀眼。

一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已然成为观察地方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窗口。“星光闪耀”的背后,是海南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省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所取得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

1.jpg

俯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项目。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看项目

多个“国际领先”的硬实力

翻开2022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多个“国际领先”的硬实力,让人感受到海南科技力量的澎湃汹涌。

进入海南科技创新“群英榜”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南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最高水平。而从科技项目瞄准的领域,可以看出海南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重心。

在党中央赋予海南“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中,其中之一就是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海南虽然不是科技大省,但在种业、深海、航天等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能够为国家构建战略科技力量作出独特贡献。

方向明确,步伐坚定。

在深海科技领域,获得2022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项目《超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方法创新及工业化应用》,形成的创新成果支撑了国内首个自营超深水气田——“深海一号”气田的开发,另外研制的500米级国产化水下采油树、国内首台深水应急封井器等国产化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jpg

“深海一号”能源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用于开发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深海一号”气田。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还有获得2022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海洋环境感知传感器及器件研制与应用》,成功研制了国产谱系化深海水文测量传感器设备,建立了国内唯一的全海深传感器标定与校准联合实验室。项目实施以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581.9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2230.4万元。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不少项目取得新突破,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获得2022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沉香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近年来选育出我国最早获新品种审(认)定的沉香树优良品种3个,研发了高效、高产、低成本的沉香结香剂,并开发了30款沉香健康新产品。

针对我国大型港口集中区域水质较差,已有设备难以解决港口压载水应急处理和检测需求的问题,获得2022年度海南省技术发明奖特等奖的项目《港口压载水应急处理与检测关键技术》,开发的产品在关键性能指标上打破了世界纪录,相关技术被国家海事局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向全球推广……

这些获奖项目,个个都很提气!

看人员

本土、海外、引进人才各显担当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

梳理2022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名单可以发现,除了本土科研人员,也有不少海外人才、引进人才,他们通过成果和团队优势,推动海南相关学科和产业发展,成为获奖项目的重要力量。

时间回到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

3.jpg

8月10日,在海南昌江,中国核电投资控股中核海南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

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吊装成功。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近年来,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牢牢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变量,以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大力度招才引智。在科技领域,海南通过大力引进包括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多元立体的育才机制,加速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集聚,获得国家科研项目连年创历史新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据统计,2022年授奖项目完成人共570名,其中,归国人才有91人,相较于去年增长62.5%,占比达16.0%;引进人才有82人,平均年龄41.1岁,占比约14.4%。相关数据的增长,说明了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正不断释放,形成了引才聚才的“强大磁场”。

“海南自贸港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和引进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在奖励大会上,《港口压载水应急处理与检测关键技术》项目完成人之一、海南大学教授张卫东有感而发,未来他们将继续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海南科技创新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4.jpg

航拍初见成型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实际上,科技人才的涌入集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海南创新创业生态正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在国内,今年以来,海南陆续与广西、山西、上海等地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在共建高水平种业创新平台、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

而把目光放得更远,聚焦国际科技合作领域,海南通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进一步推动自贸港科技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本次获奖项目中,海南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木薯、椰子、水产养殖、区块链等领域科技合作交流持续深化。

看未来

海南科技创新事业如何更进一步?

对比往年,不管是获奖数量还是项目质量,2022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都有所提高。成绩来之不易鼓舞人心,但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海南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一些短板。

比如,在这次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的项目不多,科技创新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少数领域,与自贸港的发展需求还有差距;还有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5.jpg

11月28日,俯瞰当天在海口甲子通航产业园竣工投产的海南航芯高科技产业园。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力量作支撑。今年是海南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面向未来,海南科技创新事业如何更进一步?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坚持“四个面向”,立足国家所需、海南所能、产业所趋、群众所盼,加快构筑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双高地”,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高质量发展。强化具有海南特色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打造“陆海空”科创高地,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强化现代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并持续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海南自贸港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标志性改革项目,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举,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持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

一年一度的科技奖励大会不仅是表彰会,更是动员会,再次吹响了海南高质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冲锋号。

奖励之后,海南科技创新肩负起了更多期待、使命与担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建设中,海南定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闪耀的硕果,在“国之大者”中激荡出更多“海南声音”。

来源:海客谈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省科协作风整顿建设投诉栏 智慧普法平台 学习强国 海南全民阅读网 海南爱心扶贫网
版权所有: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12栋1-2层   邮编:571100   访问量:61680276
联系电话:0898-65365319  传真:0898-65332244   电子邮件:  琼ICP备17004780号-1 设计制作:中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