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首页 科协概况 科协动态 基层科协 科学普及 学会学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海南
青少年科教 科普阵地 科普海南
最新资讯 健康小贴士|高温饮食要不得!小心... 健康小贴士|轻断食减肥,真的有效吗 健康小贴士|稍不注意,这些“职业... 省科协邀请专家指导海南科技馆展教... 2025年海南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 健康小贴士|年纪轻轻就缺牙,原来... 食品安全|老年人推崇粗茶淡饭,小... 科普海南|安宫牛黄丸别乱用,它不... 食品安全|家庭自制果酱,你需要注... 食品安全|这几种“豆腐”少吃,不... 食品安全|黑黑的虾线,有必要去掉吗? 食品安全|胡萝卜这样吃,营养翻倍! 食品安全|全麦面包,真的是“减肥... 关于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 食品安全|蔬菜生吃比熟吃更有营养? 中国科协支持海南开展科技创新决策... 科普海南|晨起一杯淡盐水有助健康? 科普海南|多吃这些菜,女性更健康 食品安全|火出圈的“干噎酸奶”是... 食品安全|“抗炎食谱”,你吃对了吗? 食品安全|这些“边角料”先别丢,... 食品安全|饮料喝不完,放几天后还... 史贻云赴北京、天津调研 食品安全|千万注意!这些药物和饮... 食品安全|中药茶饮,年轻人的“新...
食品安全| 看似健康的山泉水,隐藏这些安全隐患!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2025/6/17 | 阅读:404 | 字体大小:

炎炎夏日,口渴难耐

很多人会直接饮用自来水、井水或山泉水

甚至认为这些“生水”天然无害

然而,生水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轻则引发肠胃不适

重则导致寄生虫感染甚至中毒!

今天,我们就来科普夏季饮用生水的潜在危害

并告诉你如何安全饮水


    

image.png


    

首先要明确:生水≠安全水!夏季生水有哪些健康风险?

(1)细菌、病毒污染

生水中可能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包括:

大肠杆菌:来自粪便污染,引发腹泻、腹痛

沙门氏菌:导致食物中毒,伴随发热、呕吐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易在夏季引发集体感染

(2)寄生虫隐患

贾第鞭毛虫:引发持续性腹泻("旅行者腹泻"常见病原)

隐孢子虫:抵抗力强,常规消毒难以杀灭

肝吸虫:存在于某些地区的河鲜/生水中,可寄生肝胆管

(3)化学污染物

自来水:输水管网老化可能析出铅等重金属

井水/山泉水:农药残留、硝酸盐超标风险

洪水后:化工污染物、动物尸体腐败导致水质恶化


    

image.png


    

饮用生水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哪些问题?

l 急性肠胃疾病

夏季饮用生水最常见的后果是引发急性肠胃疾病。致病微生物进入肠道后,会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刺激肠黏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轻则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重则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严重时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l 慢性健康隐患

长期饮用含有化学污染物的生水,会对身体造成慢性损害。

例如,铅摄入过量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汞中毒可能引发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农药残留还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此外,寄生虫在体内寄生,不仅会消耗人体营养,还可能移行至其他器官,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蛔虫钻入胆管导致胆绞痛。


    

image.png


    

安全饮水的正确方式↓↓↓

(一)将水煮沸

最简便、有效的生水净化方法就是将水煮沸。

水在加热至沸腾过程中,大部分致病微生物会被高温杀死,水中的部分重金属和化学污染物也会发生沉淀。

建议将水煮沸后继续保持沸腾3-5分钟,确保杀菌效果。对于井水、河水等未经处理的自然水源,煮沸前最好先静置沉淀,去除较大的泥沙杂质。

(二)使用净化设备

在无法煮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净水器、滤水壶等净化设备。

不同类型的净水器采用的过滤技术不同。选择净化设备时,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水质情况,并注意定期更换滤芯,确保净化效果。

(三)选择合格饮用水

购买瓶装水或桶装水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有质量保障的产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许可证。桶装水开封后建议在7天内用完,避免细菌滋生;饮水机也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二次污染。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省科协作风整顿建设投诉栏 智慧普法平台 学习强国 海南全民阅读网 海南爱心扶贫网
版权所有: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12栋1-2层   邮编:571100   访问量:66071485
联系电话:0898-65365319  传真:0898-65332244   电子邮件:  琼ICP备17004780号-1 设计制作:中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