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海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琼办发〔2018〕23号)精神,推进“科创中国”海南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我省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引领学会高质量发展,增强学会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助力我省“十四五”期间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翻身仗,省科协决定启动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以提升省级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能力、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为着力点,以海南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组建一批学会产业创新联合体,培育一批一流学会,建立全国学会海南服务分站,组建“科技服务团”,实施“科技智库”扶持计划,深化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入调动和激发学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学会组织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项目类别、内容及相关要求
海南省科协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包括“学会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流学会”培育计划、“全国学会服务站”建设、“科技服务团”建设、“科技智库”扶持计划、“培育科技交流与合作”品牌计划等六个类别的项目。
(一)“学会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
1.项目内容:支持生命科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海洋信息、信息科学、热带高效农业、生态环境等学科领域成立学会产业创新联合体(如:**学会联合体、**产学研联合体、**技术联合体、**科技经济联合体),构建学科、产业和人才间的有效互动机制。学会产业联合体加强与海内外优秀科技社团和国际科技组织联系,联合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打造学术交流品牌;对接应用场景,联合开展产业对接服务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促进学会科技人才资源与企业(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促进科技工作者向企业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解决技术难题、攻克关键技术,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针对我省热点、难点和“海陆空”、“三棵树”以及沉香等未来产业,联合开展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提出重大决策建议。
2.项目数量:7项。
3.相关要求:学会产业联合体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高端论坛或学术会议。
(二)“一流学会”培育计划
1.项目内容:牢牢把握我国科技社团发展的时代使命,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深化学会改革,激发内需潜力,突出一流导向,增强竞争能力。围绕学会建设的“五大能力”和“六个重点方向”,引导学会做大、做强、做优,不断朝着一流学会目标迈进。
其中,五大能力主要是指学会的群众组织力、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持续发展力和社会影响力。
六个重点方向主要是指打造一流的学术活动品牌、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务产品(决策咨询建议、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普资源开发及传播、政府购买服务、团体标准制定、第三方评估评价等)、建设一流的科技期刊、设立一流的科技奖项、举荐一流的科技人才、建立一流的人员队伍。
2.项目数量:15项。
3.相关要求:
(1)入库培育创建全国一流学会5个左右。申报全国一流学会须有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素质精良、执行力强、具一定规模且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围绕“五大能力”和“六个重点方向”提出一流学会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对标一流标准,找准差距不足,努力补齐短板,增强服务能力,发展树立品牌,推动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全国同类学会中创新争先、争做示范,相关工作得到相应全国学会或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肯定(考核时须提供相应佐证)。
(2)入库培育创建省级特色学会10个左右。申报省级特色学会须不断夯实组织基础逐步提升综合能力,集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学术、智库、科普、科技服务等工作,提出具体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形成发展特色,打造特色工作品牌,以特色工作带动全面发展。
(三)“全国学会服务站”建设
1.项目内容:支持省级学会对接、联合相应的全国学会,依托现有省级学会服务站,建立全国学会海南服务站,以项目为载体,承接全国学会资源,与省级相关学会共建服务平台、创新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做到资源下沉与基层需求上浮相结合。
2.项目数量:5项。
3.相关要求:建立5个左右全国学会海南服务站,促进省级学会与全国学会联合。
(四)“科技服务团”建设
1.项目内容:根据市县产业技术需求和乡村振兴技术需求,由相关领域专家,按区域产业需求,组建热带高效农业、生物医药、南繁种业、节能环保等专业科技服务团,开展技术、人才等资源下沉和落地服务。
2.项目数量:5项。
3.相关要求:由科技工作者志愿参加,精准开展服务活动。
(五)“科技智库”扶持计划
1.项目内容:以项目为抓手,鼓励学会和科技工作者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发展与社会重大关切,以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为重点,以专项课题调研、科技评估、学术活动、成果转化等形式,不定期对现实问题和重大决策实施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并通过《科技工作者建议》报送省委省政府。比如:我省地中海贫血病预防和治疗调查及建议;槟榔黄化灾害治理及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及建议;椰子的种植、开发和利用现状及对策;海南沉香产业技术现状、问题及建议;海洋渔业技术及产业现状及对策等。
2.项目数量:5项。
3.相关要求:争取向省委省政府呈报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意见建议。
(六)“培育科技交流与合作”品牌计划
1.项目内容:围绕自贸港“3+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学术交流与论坛库,每年择优支持有一定实力的学会举办高端论坛或学术会议,并形成制度化和品牌化,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和海南资源禀赋优势,打造一个具有国家战略、海南特色、科协印记的服务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的永久平台。平台每年设定不同的主题举办国际性高端学术会议或高端论坛,广泛联系国内外技工作者、国内外科技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服务、国际合作”四位一体的发展平台,促进产学研有效衔接。
2.项目数量:3项。
3.相关要求:支持学会举办科技前沿、学科交叉、产学融合等示范性学术活动和论坛,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加大国际间交流合作力度,打造品牌学术活动。
三、申报说明、申报方式、申报时间和联系方式
(一)申报说明
1.项目申报不限于上述项目类别及每一类别的项目方向,申报单位可根据自己特色及服务,自拟类别和方向,单独或联合申报。
2.今年启动项目申报及建设工作,明年起持续三年以项目驱动方式给予每个项目5-30万元经费支持。所有项目经申报评审立项后组织实施,并在年末进行考核,考核合格项目在下一年度适当予以资助。
(二)申报方式
申报单位在省科协网站下载相关表格填写提交项目《申报书》并报送纸质版《申报书》进行项目申报。每个项目纸质版《申报书》(与电子版《申报书》须完全一致)准备一式二份,用A4纸双面打印,经申报单位盖章后提交至省科协学会学术部;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
(三)申报时间
项目申报时间: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接受申报,2021年9月10日截止。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省科协学会学术部 阮奎奎 李雪雪
联系电话:65339594 65332223。
邮 箱:xxb_skx@hainan.gov.cn
地 址:海口市国兴大道69号海南广场9号楼712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各省级学会及时召开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认真研究制订本学会20XX年度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与学会年度发展目标计划紧密结合,合理布局提升计划相关工作,责任到人,从全局角度整体协调推进项目实施。
(二)严格管理,加强监督。项目严格按照申报立项、验收考核两个阶段模式进行管理,并实行日常督查。项目立项和考核结果及时公示接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考核须提交总结报告等材料,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不给予经费资助,其申报单位下一年度将不得申报同类别项目。
(三)强化创新,注重效果。各省级学会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会发展和管理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因会制宜,突出重点,发挥特色,全面推动学会改革、提升综合能力、打造工作品牌,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
附件:1.“学会产业联合体”建设项目申报书
2.“一流学会”培育计划项目申报书
3.“全国学会服务站”建设项目申报书
4.“科技服务团”建设项目申报书
5.“科技智库”扶持计划申报书
6.“培育科技交流与合作”品牌计划申报书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1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