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口腔“杀手”,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等到出现明显疼痛或牙齿松动时,病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其实,通过一些日常细节,我们可以初步自查是否存在牙周问题。以下这些情况,你中了几条?
---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
每次刷牙,牙刷上都带着血丝,或者漱口时发现水里有血,这是牙周炎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刷牙太用力导致的,其实这是牙龈发炎的表现。健康的牙龈在刷牙时不会出血,当牙龈受到牙菌斑、牙结石的刺激,出现炎症时,牙龈变得脆弱敏感,稍一触碰就容易出血。
---牙龈红肿、疼痛或发痒
观察自己的牙龈,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淡粉色、质地坚韧的。如果发现牙龈颜色变深,呈暗红色,而且看起来肿胀、饱满,甚至伴有轻微的疼痛或发痒感,很可能是牙龈已经出现了炎症。这种炎症如果不及时控制,会逐渐向深层发展,侵袭牙槽骨。
---口臭难以消除
即使每天认真刷牙、使用漱口水,口臭问题依然存在,就要警惕牙周炎了。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会堆积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而且这种口臭通过简单的口腔清洁很难彻底消除。
---牙齿出现松动或移位
当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程度,牙槽骨会被逐渐吸收,牙齿失去了坚实的支撑,就会出现松动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晃动牙齿,如果感觉有明显的晃动,或者发现牙齿之间的缝隙变大、牙齿位置发生轻微移位,比如门牙向外突出,这往往意味着牙周组织已经受到了较严重的破坏。
---吃硬东西时牙龈不适
咬苹果、啃排骨等较硬的食物时,牙龈出现疼痛或不适感,甚至食物上会留下血印,这也是牙周炎的一个信号。因为炎症导致牙龈和牙齿之间的连接变得不牢固,在咀嚼硬物时,牙龈受到牵拉就会产生不适或出血。
---牙龈与牙齿之间出现缝隙
仔细观察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如果发现牙龈退缩,露出了部分牙根,牙齿看起来变长了,或者牙龈与牙齿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缝隙,这可能是牙周组织被破坏、牙槽骨吸收的表现。这种情况在长期忽视口腔卫生的人群中比较常见。
如果你中了2条及以上,建议及时去口腔科做专业检查。牙周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通过专业治疗控制炎症发展。同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牙周炎,守护牙齿健康。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