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首页 科协概况 科协动态 基层科协 科学普及 学会学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海南
青少年科教 科普阵地 科普海南
最新资讯 健康小贴士|破皮后,你的处理方式... 健康小贴士|烦人的“富贵包”,教... 健康小贴士|牙龈肿痛,试试这些小妙招 健康小贴士|硬皮病,你了解多少? 2025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月系列活... 健康小贴士|视力越好,老花来得越快? 健康小贴士|健身后反而“显老”,... 健康小贴士|蚊子包痒不停?试试这... 健康小贴士|关于“突发性耳聋”,... 健康小贴士|瘦人不会血脂高?真相... 健康小贴士|运动器材怎么选?教你几招 健康小贴士|眼内进异物,别只会吹... 健康小贴士|自查牙周炎,这些情况... 健康小贴士|打鼾就是睡得香?这或... 海南省航空学会成立 健康小贴士|关灯后玩手机?小心青... 健康小贴士|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 健康小贴士|睡觉爱流口水,与这些... 健康小贴士|高温饮食要不得!小心... 健康小贴士|轻断食减肥,真的有效吗 健康小贴士|稍不注意,这些“职业... 省科协邀请专家指导海南科技馆展教... 2025年海南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 健康小贴士|年纪轻轻就缺牙,原来... 食品安全|老年人推崇粗茶淡饭,小...
健康小贴士 | 关于“突发性耳聋”,你需要知道→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2025/8/3 10:00:00 | 阅读:38 | 字体大小:

“早上起来突然听不清声音了”“耳朵里嗡嗡作响”……生活中,有些人会遭遇这样的发状况,这很可能是“突发性耳聋”。作为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耳聋来势汹汹,如不及时处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长久性听力损失。

image.png

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睡眠不足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情绪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值得引起警惕。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一类急诊疾病,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主要表现:单耳听力突发下降,并且常常伴有耳鸣、耳堵塞感或回声感,一些听力下降较严重者常常还会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

突发性耳聋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一般认为,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睡眠障碍、长期戴耳机、熬夜刷手机、打游戏等都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诱因。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较好。一旦确定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只要没有高压氧治疗的禁忌证,应该尽早开始高压氧治疗,因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发病初始3天内就诊,是治愈有效率最高的时间段,2周内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2周以后为补充治疗。如果超过2个月,则效果较差。高压氧治疗通常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同时,还要配合药物治疗。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省科协作风整顿建设投诉栏 智慧普法平台 学习强国 海南全民阅读网 海南爱心扶贫网
版权所有: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红城湖路100号12栋1-2层   邮编:571100   访问量:66330325
联系电话:0898-65365319  传真:0898-65332244   电子邮件:  琼ICP备17004780号-1 设计制作:中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