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交流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分别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主持开幕式。浙江省委副书记袁家军,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党组成员宋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昌德,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王玉明、俞建勇、谭述森等出席开幕式。
李源潮在讲话中指出,各级科协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更好地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李源潮说,中国科协2014年启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组织动员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地方及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持,目前已有10个省区和30个地市设立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组织1万多名科技专家与地方和企业对接合作。
李源潮指出,科技工作者是创新的主力,组织科技工作者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争先是科协的优势。希望各级科协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紧扣产业转型升级难点问题,帮助地方和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增添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上发挥独特作用,推动科技工作者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服务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帮助解决后顾之忧,释放科技人才第一动力作用;推动科协组织和工作改革创新,大力表彰科技创业先进典型,拓展社会化服务职能,更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大局服务。
万钢表示,中国科协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是科协组织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协组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科协系统改革的重要举措。几年来,助力工程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方向为支撑,以提高各级科协和学会组织的工作能力为着力点,把学会优质创新资源引向基层,引入企业,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万钢强调,2017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的一年,也是科协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部署落实的关键一年。新形势下,助力工程要进一步聚焦区域发展、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积极打造助力工程的2.0版。为此,万钢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坚持需求导向,主动供给、两端发力;二要坚持示范引领,重点带动,全面创新;三要整合力量,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四要坚持健全机制,落实到位,确保实效。
唐一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协实施的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是指导地方科技创新,助推地方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宁波市将坚决扛起提升工程实施质量和效益的重大责任,坚持创新学会服务站、院士工作站、海智基地三大工作平台建设运行机制,高起点推进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广揽天下英才,广聚科技资源,造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天堂,科技成果转化的福地。
开幕上,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德阳)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地理信息产业(德清)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以及机器人产业(芜湖)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等四个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完成了签约仪式,万钢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脑连接图谱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授牌。
据了解,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是产业链牵引,学会参与的一种合作模式,将学科相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全国学会、省级学会、地市级学会纵向联合,与有关企业共同组建联合体,形成上下联动的合作机制。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重要指示。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科协探索深化学会与协会、企业、金融机构、各类创投机构等主体的实质性联系,推动成立了3个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这是中国科协为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而探索创造的一个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