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海南(海南大学)工作基地参与民盟海南省委重点调研课题——《以传统生态文化促进海南省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研先后深入儋州市洋浦千年古盐田考察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规模等;赴昌江调研了亚洲热带特有的“木棉-稻田农林复合体系”的规模、保存现状,及其传统知识和农耕文化。通过调研,系统了解了儋州千年古盐田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生态文化,掌握了千年古盐田的规模以及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和不足;全面摸清了木棉-稻田复合农林体系在昌江等地的分布地点、规模,以及当地黎族人对木棉的各种利用方式,基本掌握了这一传统的农耕方式在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中的演变过程。
七叉村村委会座谈交流
海南省是我国地理环境相对独立、农业自然资源和农耕历史独具特色的地域,产生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璀璨的传统农业生态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农业文化根植于海南本土自然资源与生态条件,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和生态学原理,具有资源循环利用效率高、生态系统稳定性高、减肥减药效果好等优点,具有打造地理标志性产品和地方特色品牌的先天优势。通过大力宣传传统生态文化和传统农耕技艺中的科学原理,实现优质高产和打造附加值高的品牌,将极大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这对于海南省现代高效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利于提升海南省地方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全民对生态海南、文化海南的科学认识。以传统生态文化促进海南省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将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海南样板”。(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海南(海南大学)工作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