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年轻人看来,骨质疏松是个老年病,与自己无关。其实,偷走骨质的“惯犯”,早就潜伏在你体内。好好的一根骨头,怎么就成“脆皮蛋卷”了呢?预防骨质疏松,多补钙就可以了吗?
何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与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
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是原发性的,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人群,尤其是50~60岁及以上人群,其中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5倍。
虽然这个病好发于老年群体,但也有一部分情况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如一些年轻人极度缺少锻炼,缺乏光照,或者有不良的烟酒咖啡嗜好,饮食极度不平衡等,都可能造成骨质疏松。此外,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目前,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仍存在诸多误区。
比如,认为患骨质疏松症就是缺钙。
真相是:
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但骨质疏松症不仅是缺钙那么简单。骨质疏松症是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骨骼是矿物质的“仓库”,除了钙,还含有镁、磷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明确,常因内分泌代谢疾病引起,也可因药物作用影响到骨代谢引发。因此,公众不要片面地认为,骨质疏松症就等于缺钙。
再如,骨质疏松症患者要多喝骨汤。
真相是:
骨质疏松症患者多喝骨汤,是最常见的误区。骨汤里的钙无法溶解,同等体积的骨汤和牛奶相比,骨汤的钙含量仅有牛奶的一半。骨汤含有嘌呤和脂肪,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