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海南省委开展第十届海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通过广泛动员、层层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评选出20名第十届海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自觉践行科技报国之志,不断开创我省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
周腾,1988年9月出生,山东济宁人,博士学位,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工作主要基于微纳米流体力学,结合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针对微纳流体多物理场耦合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围绕微纳流体与物质输运,构建连续介质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实验与理论计算紧密配合,分析微流控芯片中物质运动,优化芯片结构,实现流量分配、流体混合、颗粒分选和生化检测等功能;研究纳米通道内离子和颗粒输运过程,揭示纳米颗粒迁移与离子电流动态变化过程,提出了利用结构、电荷、外场等协同作用离子传输调控和颗粒控制的新策略研究。
主要创新如下:(1)提出流体网络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流量分配网络,依据流体网络电学比拟法,结合拓扑优化算法设计流量分配器;提出横向结构的被动式及主动电渗微混合器,使用拓扑优化算法逆向确定通道结构和电极图案,增强流体在微通道中的扰动,帮助流体折叠和拉伸,实现有效混合。(2)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移动网格法,系统分析了微颗粒与通道壁之间的相互作用。针对流体-颗粒交互运动的普遍规律,提出液泳芯片无量纲优化目标;研究介电泳力和流体力计算方法,实现了微流体颗粒分选及相关研究。(3)构建栅极调控与聚电解质修饰纳米通道数学模型,描述纳米颗粒的刷层电荷性质,揭示了颗粒在纳米通道内的场效应调控,精确描述了纳米通道内的颗粒输运过程和离子电流变化规律。(4)通过构建纳米通道离子传输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和协同实验,研究表面电荷密度、体电荷密度、通道几何参数等对离子传输的影响,寻求最佳结构和物理参数,提高纳米通道能量转化效率,为高性能纳米通道的研发提供依据,促进盐差能量转换领域的发展。
迄今,已在CCL、Small、Nat. Commun.、NSR等SCI期刊上发表66篇论文,SCI 总引用980余次,2018 年至今,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26 篇,谷歌学术H因子19,i10因子33。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海南省自然基金、海南省重点研发等项目。(海南省科协组织人事部供稿)